发布时间:2025-05-04 点此:1155次
来历:封面新闻
据央视新闻报导,当地时间11月25日,韩国最大在野党党魁李在明“唆使伪证”案在韩国首尔中心地方法院一审宣判,李在明被判无罪。
韩国检方曾于9月30日以涉嫌“唆使伪证”为由,寻求法院判处最大在野党一同民主党党魁李在明3年有期徒刑。
李在明是真犯法仍是报复性查询的牺牲品?这位曾多次绝食反对和要求朴槿惠辞去职务走人的“榜首人”该怎么持续政治生命,必将引起韩国政坛的剧烈轰动。韩国发行量榜首的《朝鲜日报》揭露宣布评论称,“跟着大选接近,韩国一定会呈现特朗普式的逻辑。”
数案缠身的李在明
首尔中心地方法院刑事33部断定成果显现,“仅凭提交的依据,难以确定李在明成心唆使金某作伪证”。以伪证嫌疑被申述的金振成(音)的部分证词被确定为伪证,被判罚款500万韩元。
此前,韩国《中心日报》曾猜测“唆使伪证”案是李在明四起案子中最有或许呈现晦气成果的一同案子。理由是被控受李在明指示进行伪证的证人金振成(音)从案子初期便供认了这一实际,且因为争议不多,仅经过九次庭审便完毕了争辩,即唆使伪证嫌疑有较充沛依据支撑。
此次“唆使伪证案”被判无罪,可以说部分缓解了一同民主党的党内危机,不至于提早考虑代替李在明参与2027年总统推举的人选。可是,这并不意味着李在明和他领导下的一同民主党现已脱困,也无法改动现在极点化的韩国政治敌对实际。
这仅是李在明面对的四起案子中的一审判定之一。其初次判定11月15日宣判,韩法院确定李在明涉嫌违背《公职推举法》罪名建立,对其判处拘禁一年、缓刑两年。假如终审维持原判,李在明将无法参与下届总统推举。李在明曾在庭审完毕后告知媒体记者,他“无法承受”这一判定,将提起上诉。在这起案子中,据检方指控,李在明在2021年12月竞选总统期间作虚伪陈说,谎报不认识牵涉一同地产糜烂案的关键人物;还在2021年10月国会对京畿道政府检查中,就另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所涉用地规划问题作虚伪陈说。
其他的两则宣判包含,在城南市长任上涉嫌地产开发不尽职和糜烂,以及向朝鲜不合法搬运800万美元的第三方贿赂(对北汇款)案。
自尹锡悦政府建立以来,这已是李在明第六次遭检方公诉。政界普遍认为,一方面,即便在亲李在明派内部,因为李在明参与总统推举的或许性明显下降,也或许环绕他的“政治遗产”发生紊乱局势。另一方面,假使李在明被判重刑,关于现在处于水面之下的非李在明派以及“三金”(金东兖京畿道知事、金富谦前国务总理、金庆洙前庆尚南道知事),未来发展战略或将从“李在明的民主党”转变为“民主党的李在明”。
互相残杀的“检控政治”
在当天下午到会首尔中心地方法院的首场审判听证会后,李在明对现场的记者说:“我所阅历的困难只不过是九牛一毛,和韩国公民所阅历的苦楚比较微乎其微。”关于韩国政府和执政党,他标明,“让我们做救人的政治,而不是互相残杀的政治。”
李在明的感叹,实践提醒了严酷的韩国政坛实际:刑法和刑事程序仅仅保护政权和打压持不同政见者的东西,而其实质是“检控政治”。虽然担任处理李在明相关案子的检方声称会秉持中立,但言论普遍认为,现在的检察机关不过是总统尹锡悦“铲除异己的东西”。一同民主党11月17日曾在声明中标明,11月15日的判定“是为了扼杀李在明的政治报复”。《朝鲜日报》在本年1月李在明遇刺后,在标题内大写标明,“反对派领导人倒在‘仇视政治’的刀下”。
环绕李在明是否有罪的争议始于2021年9月12日,其时新文明方针研究院院长张琪杓在国会记者会上要求对“大庄洞门事情”进行国会查询。在此期间,担任京畿道知事的李在明在民主党总统提名人初选中抢先。
尹李二人的比武,外显为一同民主党内“亲李派”和“非亲李派”的剧烈争辩。与前特别检察官身世的尹锡悦类似,律师身世的李在明也一贯以强硬的“斗士”形象示人。2022年5月,尹锡悦以0.73%的弱小优势取胜后担任韩国总统,李在明则以77.7%的得票率当选为一同民主党党魁。检察机关在李在明就任仅70多天后便对其党部进行了全面搜寻,尹锡悦乃至一再将李在明描绘为“反国家力气”。
2023年8月,李在明为反对尹锡悦“暴政”而绝食时,与李在明熟悉的青瓦台前国政运营室局长权起植曾对《我国新闻周刊》标明,自尹锡悦就任以来,尹、李二人一年半没有通话,以至于“除了绝食,李在明很难找到更有用的和尹锡悦‘对话’的方法”。
虽然尹锡悦经过针对李在明的刑事查询来连续政治生命,但他自己也深陷检方指控的“金建希黑洞”。从论文抄袭、简历造假到操作股价和干涉政治,榜首夫人金建希也面对着许多质疑。为回应争议,尹锡悦于11月7日举行记者会揭露向国民抱歉。有韩国媒体计算,他在记者会上共抱歉10次。
但是,这并未缓解大众的不满情绪。据联合早报报导,韩国盖洛普11月22日发布的最新民调成果显现,对尹锡悦执政的否定点评高达72%,而“金建希的问题”是其间首要的原因,这一比率乃至超过了对“经济、民生、物价”等中心课题的忧虑。
韩国闻名律师、韩国《刑事诉讼法》批改小组五人成员之一郑明华曾发文总结称,虽然韩国刑事诉讼法典曾多次批改,但许多遮盖这些宪法性程序权力的问题依然存在,其间一个首要原因就源于“长时间不变的且能屡次躲过变革压力的韩国威权主义检控准则”。
相关推荐